返回列表

脑卒中是脑梗吗?遇到脑卒中应该怎样快速处理

363

银美嘉宜医院

30
09月
2025

脑卒中与脑梗的关系及发作时的快速处理方案


在脑血管疾病认知中,“脑卒中是脑梗吗?” 是大众高频疑问,而 “遇到脑卒中如何快速处理” 则直接关系到救治效果。结合前文对两者概念与差异的解析,以下上海银美嘉宜医院将先明确二者关系,再给出可落地的紧急处理步骤,帮助你建立清晰认知与应对能力。


一、明确核心关系:脑卒中≠脑梗,而是 “包含与被包含”

根据前文内容,脑卒中与脑梗并非等同关系,而是 “总称” 与 “具体类型” 的包含关系,具体可总结为:


1. 脑卒中(“中风”):脑血管疾病的 “总称”

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(出血性) 或堵塞(缺血性),导致脑组织缺血、缺氧或损伤,引发神经功能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。它包含两大类型,覆盖所有急性脑血管意外:

•缺血性脑卒中(占比 70%-80%):核心是 “血管堵塞,血液无法到达脑组织”,常见亚型包括脑梗塞(脑血栓形成)、脑栓塞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(TIA,“小中风”);

•出血性脑卒中(占比 20%-30%):核心是 “血管破裂,血液压迫脑组织”,常见亚型包括脑出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。


2. 脑梗塞(“缺血性脑梗塞”):脑卒中的 “常见类型”

脑梗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亚型(占缺血性卒中的 60%-70%),特指因脑血管自身病变(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、血管狭窄)导致血栓形成,堵塞血管,进而引发脑组织缺血坏死的疾病。


一句话总结

所有脑梗塞都属于脑卒中,但脑卒中不仅包括脑梗塞,还包括脑出血等出血性类型—— 二者的关系类似 “汽车” 与 “轿车”,轿车是汽车的一种,但汽车还包含 SUV、卡车等其他类型。


二、脑卒中发作时的快速处理:抓住 “黄金时间”,牢记 “5 步法则”

上海脑卒中救治效果与 “时间” 高度相关:脑梗塞的 “黄金溶栓时间窗” 仅为发病后4.5 小时,出血性脑卒中若不及时控制出血,死亡率可达 30%-50%。因此,遇到脑卒中发作,需严格遵循 “5 步法则”,快速、科学处理。


第一步:立即用 “120/BE FAST 口诀” 判断,确认是否为脑卒中

无论患者是脑梗塞还是出血性脑卒中,核心症状都是 “神经功能突然缺损”,可通过以下口诀快速识别(覆盖 90% 以上脑卒中症状):

•“120 口诀”(简单易记):

a.看一张脸:让患者微笑,观察是否出现面部不对称、口角向一侧歪斜;

b.查两只胳膊:让患者平举双臂 10 秒,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、无法维持姿势;

c.聆(零)听语言:让患者说一句完整的话(如 “今天天气很好”),观察是否说话含糊不清、答非所问,或完全无法表达。

•“BE FAST 口诀”(更全面):

◦B(Balance):突然行走不稳、向一侧倾倒,或出现眩晕(感觉自身 / 周围环境旋转);

◦E(Eyes):突然视力下降(如 “眼前发黑”“视野缺了一块”),或看东西重影;

◦F(Face)、A(Arms)、S(Speech):同 “120 口诀” 中的面部、肢体、语言症状;

◦T(Time):一旦出现上述任意一项症状,立即启动后续处理,同时记录症状出现的准确时间(精确到分钟,为医生判断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)。

关键提示:只要出现一项症状,就高度怀疑脑卒中,无需纠结 “是脑梗塞还是脑出血”,快速处理比精准区分类型更重要。


第二步:立即拨打 120,明确告知 “疑似脑卒中”

1.拨打 120 时清晰说明 3 点:

◦患者症状:如 “突然口角歪斜、左侧身体不能动、说话不清楚”;

◦所在位置:精确到门牌号、楼层(如 “XX 小区 X 号楼 X 单元 X 室”),若在户外,说明附近标志性建筑(如 “XX 超市门口”);

◦症状出现时间:如 “10 分钟前突然发病,现在意识还清醒”。


2.主动询问急救信息:

◦确认急救车到达时间,避免频繁拨打 120 催促(以免占用急救通道);

◦询问是否需要提前准备患者的既往病史资料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用药记录),方便医生快速了解病情。


第三步:保持患者平卧,做好 “安全防护”,避免二次伤害

在等待急救车期间,需根据患者状态做好防护,核心原则是 “不随意搬动、不干扰生命体征”:

1.若患者意识清醒:

◦让患者原地坐下或平卧休息,避免站立、行走(防止因肢体无力摔倒);

◦解开患者领口、腰带等束缚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;

◦安抚患者情绪,避免其因紧张、焦虑导致血压升高,加重病情。


2.若患者意识模糊、昏迷:

◦立即将患者平卧,头偏向一侧(如右侧卧位),并将头部略微后仰,抬起下颌,防止呕吐物、分泌物堵塞气道;

◦若患者佩戴假牙,需轻轻取出(避免假牙脱落呛入气管);

◦切勿强行给患者喂水、喂药(可能导致误吸、窒息,或加重出血性脑卒中病情)。


3.绝对禁止 3 类行为:

◦不要随意搬动患者(尤其是怀疑出血性脑卒中时,搬动可能导致血肿扩大);

◦不要用力摇晃患者试图 “唤醒”(可能损伤脑组织);

◦不要让患者自行走动或站立(即使症状暂时缓解,也可能突然加重)。


第四步:提前准备 “关键资料”,为救治节省时间

在急救车到达前,快速整理患者的 3 类资料,交给急救人员或带到医院:

1.既往病史与用药记录:如是否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心房颤动等疾病,正在服用的药物(尤其是降压药、降糖药、抗凝药如阿司匹林);

2.近期检查报告:如近半年内的体检报告、头颅 CT/MRI 报告、血压血糖监测记录;

3.个人基本信息:如患者姓名、年龄、过敏史(避免治疗时使用过敏药物)。

提示:若患者独居或身边无家属,可让邻居帮忙整理资料,或在急救人员到达后告知医生 “患者平时有高血压,长期吃 XX 降压药”,避免因信息缺失延误治疗。


第五步:配合急救人员,优先选择 “有卒中中心的医院”

1.听从急救人员专业判断:

◦急救人员到达后,会通过初步检查(如测血压、评估意识)判断病情,若条件允许,会在急救车上进行 “快速血糖检测”(排除低血糖导致的类似症状);

◦如需现场急救(如患者出现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心肺复苏),家属需全程配合,不干扰急救操作。


2.主动要求送往 “有卒中中心的医院”:

◦卒中中心是专门救治脑卒中的医疗机构,配备专业的诊疗团队和设备,能快速完成 CT 检查、溶栓治疗等关键环节,大幅提升救治成功率;

◦若当地有多个卒中中心,选择 “距离最近、能最快到达” 的医院(优先保证在 “黄金时间窗” 内到达),避免因纠结 “医院等级” 浪费时间。


三、紧急处理的 “3 个禁忌”:避免因错误操作加重病情

在脑卒中处理过程中,以下 3 种错误行为可能危及患者生命,必须严格避免:

1.忌自行用药:

◦不要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、降压药等药物 ——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,若患者是出血性脑卒中,服用后会加重出血;降压药可能导致血压过低,影响脑供血,加重脑梗塞病情。


2.忌等待 “症状自行缓解”:

◦部分患者(尤其是 TIA “小中风”)症状可能在数分钟内缓解,但 TIA 是脑卒中的 “预警信号”,1 年内发展为脑梗塞的风险高达 15%,必须立即就医,不能因 “症状消失” 掉以轻心。


3.忌家属自行送医:

◦即使家离医院很近,也不建议家属开车送医 —— 急救车配备专业急救设备和人员,能在途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,一旦出现病情恶化(如昏迷、抽搐),可立即现场救治;而私家车无急救条件,若途中遇到堵车,会直接错过 “黄金时间窗”。


四、总结:记住 “1 个关系 + 5 步处理”,守护生命健康

1.核心关系: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的总称,包含脑梗塞(缺血性)、脑出血(出血性)等类型,脑梗塞是脑卒中的常见亚型,二者并非等同。

2.处理关键:遇到脑卒中发作,牢记 “判断→拨打 120→防护→备资料→配合送医”5 步法则,抓住 “4.5 小时黄金时间窗”,避免错误操作。


脑卒中的救治,“时间就是大脑”—— 每延误 1 分钟,大脑就会有 190 万个神经细胞死亡。掌握科学的识别与处理方法,既能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,也能最大程度降低致残率,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

免费预约参观